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起跑”?

临房网 2019-09-19 15:07
877

临房网讯:9月17日,中共深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这次全天的会议,只聚焦一个主题,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标中央的“顶层设计”,给出深圳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深圳市委提出,把建设先行示范区作为一切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当前,要重点做好实现《意见》提出的2025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方案,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


202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意见》为深圳在这三个时间节点,定下了一系列高标准发展目标。可以说,建设先行示范区,是深圳必须跑好的一场“马拉松”。“发令枪”已响,深圳的“第一程”,将会拿出怎样的姿态?



跳出深圳看深圳

《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要实现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跻身全球城市前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圳要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完成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只有6年时间,前路绝非坦途。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全球城市序列中还处于中后位置,中国要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引领者,深圳探索先行示范区建设应该有所担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全球综合服务功能、链接全球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是深圳的必然选择。


推进宏伟事业,必须对标一流、示范引领。深圳市委提出,要跳出深圳看深圳,放眼全球识大势,放眼全局谋长远。立足全球坐标系,对标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新加坡等世界顶级发达城市,在与最高最好最优最强跟跑、并跑之中超越强者、实现领跑,在与世界一流的交流互鉴中创造一流、成为一流、引领潮流。


对外链接全球城市网络,对内辐射区域腹地,深圳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都是重大国家战略。深圳市委提出,“双区”利好叠加,不能仅是简单的“物理效应”,更应该有“化学效应”“乘数效应”。


在郭万达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要在源头创新上加大力度,不仅建设产业创新中心,还要建设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对于此次全会中深圳提出的“巩固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打造大湾区最具带动力的极点”,郭万达建议,深港不仅要实现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还要实现标准、规则的“软联通”。要加快深港合作平台建设,特别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口岸经济带建设,为香港提供发展新空间,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辐射带动

全省全国发展

“这次深圳市委全会的报告,为深圳干部提供了‘指南针’和‘任务书’。”福田区区长黄伟建议,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应该拿出自己的“方法论”。他建议按照“六步走”的路径,即确立课题、全球对标、系统诊断、对策设计、实践验证和制度成果,最终的目标是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深圳市委表示,建设先行示范区,要从过去主要在经济领域先行探索,转向在各领域各方面先行示范、走在前列;从过去主要致力于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转向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辐射带动全省全国发展;从过去主要靠“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转向主要靠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率先发展。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教授马敬仁建议,要对过去40年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做出基本判断,形成全面共识。基于这一共识,可以进一步明确建设先行示范区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哪些领域可以先行突破,那些特点可以放大,哪些优势可以示范推广。


“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其实赋予了深圳两大‘法宝’。”深圳市委党校教授宋晓东分析说,一是“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另一条是“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这两条为深圳大胆改革、立法提供了政策保障,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义极为重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产业基础与科技金融是深圳的优势所在,而基础科学研究则是创新生态链的源头。此次全会深圳提出,“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这将加强深圳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企业界、金融界的紧密联系,共同构建产学研全链条创新体系。


建设现代文明之城

建设先行示范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不容小觑。深圳市委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纵观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三大国际湾区,大都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在互动共生的文化缝隙中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生机。”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柳光敏认为,深圳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规划制定,努力推动湾区构建开放型文化新体制,用文化空间“互联互通”的理念建立规划合作机制。


不可否认的是,深圳的城市文明建设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差距。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为理认为,全面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价值观念引领,凝练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特质的城市文化和特区精神,使其发挥好前瞻牵引作用。此外,还要进一步从法律、制度、机构、投入等不同层次,建立系统长效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机制。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同样认为,新时代深圳特区精神的进一步总结、概括、提炼,以及它在未来先行示范区建设实践中的进一步熔铸、充实、发展、完善,是深圳今后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进一步塑造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城市人文环境,培育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文化观念,强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独特文化生态。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斌说,建设先行示范区,作为原关外地区的光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基层干部用行动实践“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再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那种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很多“老深圳”感叹,放佛回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建设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党政部门的工作,更与每一个深圳人息息相关。”马敬仁说,希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积极行动,所有人都参与到先行先试的伟大实践中来,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为建设全球标杆城市贡献力量。


    编辑者:yangmei

    分享到: